手板模型制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,宏晶佳经验总结

2025-09-26


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做手板模型,常会被各种问题绊住脚:3D 打印的手板边缘翘边变形,装不上其他部件;CNC 加工的手板尺寸偏差超预期,测试数据失真;注塑的手板表面满是气泡,根本没法拿去做市场调研。这些问题不仅要花时间返工,还可能耽误研发窗口期。作为深耕手板领域多年的深圳手板厂,宏晶佳凭借 CNC 加工、3D 打印、注塑三大工艺的实操经验,总结出高频问题的解决思路,还结合真实客户案例拆解,帮不少企业少走了弯路。

8.jpg

一、3D 打印手板:翘边、层纹明显,参数 + 工艺双调整

3D 打印因快速灵活,成了很多企业做外观手板的首选,但 ABS、PLA 等材质常出问题。比如 ABS 材质手板,打印时底部与平台附着力不够,冷却时收缩不均,边缘就会翘边,尤其像智能音箱外壳、平板支架这类大尺寸平面手板,翘边能达 2-3mm。之前深圳有家电子企业,找其他手板厂做 ABS 音箱外壳,翘边后根本没法组装,返工两次都没解决。后来找到宏晶佳,我们先把打印平台温度从 90℃调高到 115℃,增强材料附着力,再在外壳边缘加细支撑结构,打印完拆除支撑后,翘边误差控制在 0.3mm 内,一次就达标。

还有 PLA 材质手板,表面层纹明显会影响外观。东莞一家玩具厂做 PLA 玩具车外壳,原手板层纹清晰,客户担心影响市场反馈。我们把打印层厚从 0.2mm 减到 0.12mm,再把打印速度从 80mm/s 降到 50mm/s,让耗材堆叠更均匀;打印后用 1000 目砂纸打磨表面,最后做哑光喷油处理,成品看不出一点层纹,客户拿去做调研时,不少人以为是量产件。

二、CNC 加工手板:尺寸偏差、毛刺多,细节把控是关键

CNC 加工精度高,适合做结构测试手板,但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。深圳有家车企做汽车连接器手板,要求插针孔位误差不超过 0.02mm,可第一次加工后偏差 0.05mm,插针根本插不进去。我们排查发现,之前的手板厂用的刀具已加工过 50 件手板,刃口磨损严重,而且进给速度设得太快,导致精度下降。我们换成新的高速钢刀具,把进给速度从 2000mm/min 降到 1000mm/min,重新加工后,孔位误差控制在 0.015mm 内,插针顺利安装。

另外,CNC 加工的手板边缘易有毛刺,尤其像 PC 材质的医疗器械外壳,毛刺可能划伤医护人员。广州一家医疗企业就遇到过这问题,我们先换了锋利的刀具,把主轴转速从 8000r/min 提高到 12000r/min,减少材料毛刺;加工后用软质刮刀去除明显毛刺,再用超声波清洗机清理缝隙里的微小毛刺,最后手板边缘光滑,顺利通过安全测试。

三、注塑手板:气泡、缩痕,材料 + 模具双优化

注塑手板常用于小批量试产,气泡和缩痕是高频问题。东莞有家家电厂做 ABS 底座手板,表面满是气泡,影响外观。我们发现,客户提供的 ABS 材料没烘干,含水分的材料注塑时会产生气泡,而且模具排气孔堵了,气体排不出去。我们先把材料在 85℃烘干 3 小时,再清理模具排气孔,注塑时把温度降到 230℃,最终生产的手板表面光滑无气泡,完全符合试产要求。

还有壁厚不均导致的缩痕,深圳一家机器人企业做 ABS 外壳,肩部壁厚从 3mm 突然增至 6mm,注塑后缩痕明显。我们建议客户把肩部壁厚调整为 4mm,内部加 2mm 厚的加强筋保证强度,同时把注塑保压压力提高到 85%,延长保压时间到 5 秒,重新生产后缩痕完全消失,结构强度也达标了。

宏晶佳作为深圳手板厂,不只是遇到问题再解决,接单时还会提前预判:拿到设计图先看是否有壁厚不均、尖角过多等隐患,推荐最合适的工艺。比如有客户想做 8mm 厚的 ABS 手板,计划用 3D 打印,我们提前告知 “厚壁件易出空洞,建议用 CNC 加工”,避免返工。选对专业的手板厂,能帮企业省不少事,要是你在做手板时遇到问题,不妨联系宏晶佳,我们用经验帮你出合格手板。


标签

本文网址:www.hjj188.cn/523.html